每日资讯:口碑跌落谷底,还在苟延残喘的5档综艺节目:都看不下去了还在办
2023-03-06 14:00:47 迟敏

文|花椒

编辑|花椒

近年来,随着真人秀节目持续爆火,各大电视台开始一档接一档录制综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曾经不少创下极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,如今口碑也跌落谷底。

甚至有些节目都快要成“钉子户”了,却依然厚着脸皮继续办。

不得不说综艺节目有多“捞金”,大家一目了然。

当初这些综艺有多么红火,如今吃相就有多难看,这5档综艺节目还在苟延残喘地播着。

《脱口秀大会》

“每个人都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”,

《脱口秀大会》这个Slogan引起众人注意。

本应该是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形式,看完这五分钟后,却成了“每个人都能恼火五分钟”。

也使得这个节目更加耐人寻味。

连播5季的脱口秀大会可谓是众人的“电子榨菜”。

直到第四季,不仅没有成为烂尾,甚至新的选手也是连上热搜。

就连段子也是玩儿转了整个片场。

众所周知,随着每一季的脱口秀大会播出,总会有十几个关于节目内容热搜的出现。

甚至有些热搜会有上亿的点击率,这是什么概念?这些流量可谓是真金白银。

随着一期节目下来,白花花的银子也是直接流入李诞口袋。

第五季也是花重金,请来更多大牌明星做领笑员。

本以为可以收割更多“流量”,没想到却成了“最大败笔”。

“领笑员”本是带动气氛,但却在赛制上成了评委。

而作为评委,毕竟是决定着选手是否晋级。

但毕竟是“明星”,见过了大世面的他们与观众的“笑点”好似并不相同。

可观看脱口秀的观众又不全是明星,看到他们对选手的点评,也是令众人瞠目结舌。

久而久之,领笑员这个“高层领导”对选手文本欣赏不来,“底层选手”又是自嘲不能共情,让点评环节直接变得无聊至极。

最痛苦的大概就是观众了,听着“无厘头的”点评,也是越听越气,越听越无聊。

或许正是明星的加入,让具有松散、幽默特性的脱口秀,变成了紧张、无趣的“毫无道理”

脱口秀选手的无“技”可施,明星的不能共情,也直接导致口碑下滑。

前四季的评分都在7分上下,但这一季却直接跌到4.9分。

脱口秀大会5的结局也是令人“失望”。

难不成要像《吐槽大会》一样改变风格,如果真的改变,恐怕节目收视率会更加惨淡吧。

第六季也将要来临,千言万语到嘴边,也只剩一句叹息:希望制作人不要为了吸引“眼球”而充耳不闻吧。

《最强大脑》

甚至据江苏卫视副主任介绍:短短十几秒的广告,价格却高达36万的广告费。

然而综艺连年播出,“天才”却后劲不足。

“天才”戛然而止!

从第五季开始,最强大脑却变成了“偶像真人秀”了。

校园十佳歌手、硬笔书法第三名等纷纷被请上舞台,虽然这些人也都是名校“学霸”,但比起赛来却明显实力不足。

为了让选手过关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,甚至打破了节目组的一些规则。

甚至连脑力见证官也“动了手脚”,之前是清一色的专家,如今却是加入“流量”前来坐镇。

看似无心之举,实则为博眼球一意孤行。

不得不说,这几年的选手颜值的确惊艳全场。

话说回来,谁会为了看“颜值”来看这档综艺节目。

不知道是因为站太久还是其它原因,最后终于有帅气多金的男嘉宾选择。

本以为余燕终于等到了欣赏他的男嘉宾,余燕可以牵手成功了。

但事实却令人惊讶,男嘉宾消失不见了。

后来余燕才发现,这个多金又帅气的男嘉宾是节目组请来的演员,甚至就是为了把她从舞台上带走才来到此节目。

真实情况,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。

而乐嘉、黄菡也是早已退出。

但不难看出,在之后的男女嘉宾,不是颜值在线,就是流量网红。

甚至还有爆料称:是按照剧本演,甚至牵手成功片酬就会给出更多,这样的骚操作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
说到底不是减轻年轻人的婚恋压力吗?怎么成了“剧本演戏”。

没有了真情实感,这样的综艺节目还有什么意义?

《中餐厅》

随着综艺的爆火,真人秀节目也是层出不穷。

《中餐厅》也已连播6季,与其他真人秀节目不同的是,中餐厅是以“经营”为主,同时也是在宣传中华美食传统文化,这样看来的确是非常有意义的真人秀。

在众人看来,明星这个职业可谓是“众星捧月”,恰恰与“服务”为理念的餐厅经营相反。

或许正是这种反差比,加上明星的真实生活里的现状,的确是吸引力众人关注。

即使有些嘉宾“耿直”的性格,也能让观众接受。

相关新闻: